孩子的吃饭问题往往是家里的头等大事,为了能吸引他们的目光,打开他们的胃口,家长总是想破了头,卯足了劲。要想孩子聪明、健壮、个子高,就得想办法让他们好好吃饭,偏食、厌食的孩子不仅经常生病,身体发育也会受影响。
孩子不爱吃饭、没食欲,脾胃不和在添乱
脾和胃,与吃饭关系最密切
孩子的吃饭问题往往是家里的头等大事,为了能吸引他们的目光,打开他们的胃口,家长总是想破了头,卯足了劲。要想孩子聪明、健壮、个子高,就得想办法让他们好好吃饭,偏食、厌食的孩子不仅经常生病,身体发育也会受影响。
脾胃的功能,既有区别又有连结
脾胃是负责消化的脏腑,孩子没有食欲、不爱吃饭,很多家长也知道可能是他们的脾胃出了问题。但是,脾胃在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中,究竟扮演的角色为何?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或关联呢?
脾胃在功能细分上,虽然有不一样的地方,但两者都是负责获取营养的,所以密不可分。脾和胃的一升一降,就完成从消化到排泄的全部过程。
脾胃的特性有所不同
脾喜燥恶湿,胃喜润恶燥。双方相互协调,脾能够为胃受燥,胃也能为脾受湿;脾可以输布津液滋养胃,胃也可以利用通降作用为脾除湿。
脾胃好的孩子食欲佳、吃饭香、消化吸收功能良好,身体也强壮,很少生病。
补充淡味食物,给孩子充足的营养
现在很多父母自己本身就有不良的饮食习惯,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,也把这种恶习,带入家庭中;做菜的时候,用了很多油、盐和调味料,时日一长,孩子也成了受害者。
「重口味」容易刺激脾
口味来自脾,脾气足则味蕾更敏感,但口味重了,就会刺激到脾。孩子小时候常吃过咸辛辣之物,长大后也很难做到清淡饮食。一个人将来喜欢吃什么,通常取决于原生家庭喂养的习惯。这些重口味的食物,中医称之为「肥甘厚味」。孩子的脾胃很娇嫩,如果经常给他们吃这些东西,势必影响脾胃的健康。
健脾之道就是多吃甘淡食物
「甘」就是食材里自有的甜味,如咀嚼米饭或馒头时,或是吃地瓜或南瓜时,都能品尝到天然甜的滋味;而淡则是平淡的味道。如果家长用重口味来引诱孩子多吃多喝,脾胃一旦被调重了,往后就无法适应甘淡的食物,必然会导致脾失调。
寒凉的食物就是浇向火炉的水
中医认为,脾喜温畏寒。也就是说,脾喜欢温暖而怕受寒凉侵扰。孩子的脾胃比较柔弱,遇到寒凉刺激就容易引起腹痛、腹泻等问题。
前面提过,孩子是纯阳之体,像一个小火炉。给他们过多的寒凉食物,就好比在旺盛的火炉上浇一盆水,对他们的身体有很大的伤害。
温热性食物是养脾的「好伙伴」
大自然的每一种食物和人一样,都有自己的「性格」。中医将食物的「性格」分为平、寒、凉、温、热五种。温热性食物属于阳性,可以暖脾健胃,有散寒、温经、通络等功效。孩子脾不足,最容易受寒气侵袭,如常常手脚冰凉、小腹冰冷、面色苍白,并伴随有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这些就是比较典型的寒伤脾胃之表现,建议让孩子多吃温热性食物。
寒凉食物会伤孩子脾胃
「寒凉」不单单指温度冰冷的食物,还包括食物的属性,像香蕉、西瓜等都是,孩子吃多了会影响消化、吸收。经常吃寒凉水果,容易出现腹痛、腹泻等,因此吃这些种类一定要适量。如一天吃一根香蕉就好;选择在夏季吃西瓜,非当季的西瓜反而伤脾胃。另外,秋冬季节要少让孩子吃寒性水果。
生姜红糖水,缓解脾胃:受寒引起的肠胃不适
生姜、红糖都是温中散寒的好食物,经常食用可暖脾胃、通阳气。当一岁以上孩子脾胃受凉,引起肠胃不适时,可取三片生姜,五克红糖,用开水冲泡,饮用后即可缓解。
儿科中医小学堂
适合孩子常吃的甘淡类食物有哪些?
可以让孩子常吃薏仁、南瓜、番茄、油菜、豆腐等清淡食物,
有利于健脾开胃、增进食欲。
‧温热性食物:南瓜、木瓜、橘子、牛肉、生姜、韭菜
‧寒凉食物:苦瓜、黄瓜、柿子、香蕉、西瓜、冰淇淋
这些食物健脾胃,让孩子餐餐爱吃
小米健脾,孩子胃口好、不厌食
小米,又称粟米,是我国古代的「五谷」之一。它比白米的营养价值高二∼七倍,所以被营养专家誉为「保健米」。孩子常吃小米,可以强健脾胃,调理积食、厌食问题。
小米,可防孩子消化不良
中医认为,黄色食物有健脾益胃的功效,孩子常吃可以促进消化。《滇南本草》中记载:「粟米,味咸,微寒。主滋阴、养肾气、健脾胃,暖中反胃服之如神。」即指出小米能健脾胃,防止消化不良。平时脾虚、消化不好的孩子,可以取小米煮粥食用。
这样吃,对孩子脾胃最好
1.熬粥时,应该等水沸腾后再加入小米,这样煮出来的小米粥比较黏稠,更有利于营养吸收。
2. 小米缺乏赖胺酸,但豆类含量较高,二者搭配可以互补,提高营养价值。
让孩子更爱吃的做法
取小米五十克,南瓜一百克,放在锅里一起煮粥。不仅健脾胃效果佳,而且口感滑腻,孩子爱喝。
小米
盛产季节:十∼十一月份
性味归经:性凉,味甘、咸;归脾、胃、肾经
营养成分: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铁
适用年龄:六个月以上
推荐食用量:每天二十∼三十克
宜忌:气滞、小便清长的孩子不宜吃
健脾益胃食谱
鸡肝小米粥(补血、养脾胃) -适合年龄八个月以上
材料:鲜鸡肝、小米各一百克,香葱末少量。
做法:
1.鸡肝洗净,切碎;小米淘洗干净。
2.倒水入锅中煮沸,加小米熬煮。
3.粥成之后加鸡肝碎,继续煮熟,撒上香葱末即可。
功效:小米能健脾养胃、养心安神,搭配补肝养血的鸡肝食用,对孩子因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效果很好。
烹调小秘方:熬小米粥时,只要在锅内点上几滴食用油,即使大火熬煮,也不会溢出锅外,而且熬出来的粥更加可口。
小米面蜂糕(和胃安眠) -适合年龄六个月以上
材料:小米粉一百克,黄豆粉五十克,酵母三克。
做法:
1.用三十五℃左右的温水,将酵母化开并调匀;小米粉、黄豆粉放入盆内,加入温水和酵母水,和成较软的面团,醒发二十分钟。
2.蒸笼布浸湿后铺在蒸笼上,放入面团,用手抹平,中火蒸二十分钟,取出。
3.蒸熟的蜂糕扣在砧板上,待凉,切块食用。
功效:小米粉可健脾除湿,和胃安眠;黄豆粉能增强免疫功能,促进孩子骨骼发育。
评论